读研之初,我就定下了读博的目标。到了硕士三年级,这种想法愈发强烈。为什么要读博呢?每个申博人应该都有自己的答案。如果要问我,我会斩钉截铁地说:我喜欢“推荐系统”这个研究方向,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。
然而,事与愿违,博士的研究方向被换成计算机系统相关了。
个人硬实力
教育背景:211非CS本科+985CS硕士。
科研方面:1篇比较水的论文(没来得及投稿,只是挂在arXiv上)、1项软件著作权以及2项正在申请中的专利(一个一作,另一个三作)。
比赛获奖:蓝桥杯国赛二等奖等。
所获荣誉:各类校级荣誉,如优秀研究生、优秀学生干部以及优秀毕业生等。
联系导师
2020年10月份,我把大部分的985以及部分211的计算机/软件学院都翻了一遍,挑出了那些研究推荐系统的老板们。
之后,我给其中很多老师发过邮件,包括上交的张伟楠教授、浙大的郑小林教授、南大的徐锋教授、成电的杨波教授、合工大的吴乐教授以及复旦的熊赟教授等。最终,只有复旦大学的熊赟老师同意了我的报考。
复旦采用的是申请考核制,共分为4个阶段:报名->初审->复试->录取。
报名
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招生简章发布较晚,报名的截止日期为2021年1月24日。
1月23日,我从武汉回到了老家。24日深夜,我修改完了科研计划书,赶在截止时间之前完成了报名的所有流程。
初审
3月29日,学院官网公布了复试名单:
这次的复试名单没有公布考生的报考专业。经过仔细观察,我发现这份名单是按照专业排序。在同一个专业内,考生又按照姓名拼音的字母顺序升序排列。各个专业的统计结果如下:
我报考的是数据科学专业,只有1个招生名额,却有24个人进复试,这复试比简直难破天际了。
从初审成绩来看,我排在第20名,录取的希望几乎等于0:
$$
odd = \frac{1}{24} = 4.2\%
$$
说好的复试比不超过1:3呢?我曾天真地以为每个专业的复试比为1:3,但实际情况是全院的总复试比为1:3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报考工程型博士,几乎是过了初审就能上。毕竟,招生名额多达24个,却只有27人通过初审。
当然,这也可能表明报考工程型博士的人数太少。不过也可以理解,毕竟工程型博士(085400 电子信息)兴起还没几年,大家都不敢轻易尝试。
另外,D.Eng (Doctor of Engineering)和Ph.D(Doctor of Philosophy),总归是Ph.D更好听一些。毕竟读博的同学,很多都是奔着当大学老师这条路去的,而D.Eng在高校并不好使。
复试
4月7日,模拟面试:原定的线下面试改为了线上面试,需要提前在自己电脑上测试双机位(电脑摄像头用于拍脸和录屏,而手机的摄像头则用于拍背部和双手,以防止舞弊)是否能正常工作,Slides能否正常播放。
4月8日,英语口语(5min):先是自我介绍,然后老师们会根据自我介绍提问。
4月9日,专业面试(5min报告+5min问答):一定要把报告的Slides做好,并且控制好时长。
在报告的最后,老师们一般会询问是否愿意接受调剂。考虑到数据科学专业竞争的激烈程度,我最终同意了调剂。
当天下午,我就接到了调剂电话,让我调剂到电子信息(也就是全日制工程型博士),更换导师,并将博士的研究方向改为计算机系统相关方向,如操作系统等。
4月26日下午,学院公布了复试结果,我的结果为复试通过:
录取
虽然复试当天就收到了老师的口头offer,知道自己已经被录取了,但是在没有公示之前,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别的变数。
6月11日下午,学校终于公布了拟录取名单:
6月15日下午,学院发来了拟录取邮件: